距开幕还有 0
现场速递
首页 > 新闻中心 > 现场速递

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传感器与智能网联车—应用场景会场活动”郑州精彩呈现!

2022年08月23日

在国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战略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的相继颁布,智能网联车不断升温,汽车生产商不断推出新的数字化服务和自动驾驶功能。2022年8月22日 ,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中广智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郑州市(国家)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OPC(中国)基金会、仪综所、中国PROFIBUS&PROFINET协会、百度智能云河南服务中心-腾佑科技、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传感器与智能网联车应用场景分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大河厅)盛大召开。

郑州本次活动得到郑州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特邀出席本次活动领导有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宋海平,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保来,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杨欣。以及来自科研院所和企业家代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邓志,OPC(中国)基金会首席代表张誉,百度智能交通业务拓展部停车行业高级解决方案经理李庆,以及腾佑科技-百度智能云河南服务中心解决方案工程师班海旭,德国穆尔电子技术部经理朱奕等,近两百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 宋海平

 

领导在致辞中提到,河南省高度重视传感器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发展,省政府将智能传感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十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给予培育支持,2018年以来,我省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世界传感器大会,有力促进了传感器领域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对推动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传感器及相关产业规模已经接近330亿元,培育了汉威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集聚了光力科技、新天科技、中电科信息等一大批骨干企业,产业链布局涵盖了气体、农业、电力电网、环境监测、轨道交通等多个门类,其中气体、红外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传感器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硬件,也是实现智能驾驶的关键。近年来,河南省依托传感器良好的发展基础,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我省在智能网联客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信息安全、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等方面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建成全省统一的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郑州、许昌等地建设了集技术研发、道路测试、示范运行、赛事举办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底,宇通客车、文远知行等企业积极开展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无人驾驶公交在郑州龙子湖智慧岛、龙湖金融岛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王保来

 

王保来秘书长在致辞中介绍到,“汽车产业是郑州市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全市拥有6家整车企业,15家专用车企业,15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已形成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涵盖了客车、皮卡、SUV、MPV、轿车、轻卡、中重卡车等系列化产品体系,产业规模20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面对新一轮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郑州市大力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宇通客车L3级L4级自动驾驶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和系统性均处于国际客车行业领先水平,中国电科27所、行道科技、护航实业、信达捷安、郑州金惠等企业在5G、车载终端及天线、高精度定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图像智能识别等技术方面,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邓教授从三个方面分享了传感器与智能网联车的现在与趋势,第一,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构建感知能力的基石。第二,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应用现状。第三,发展趋势:新一代智能彩色激光雷达传感器模组。

邓教授在分享中提到政策引领与场景创新,正在加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商业落地的进程。传感器是智能网联汽车构建感知能力的基石;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实践中,AI算  法的创新、标签大数据的不断积累与AI算力的持续提升都很重要,但创新研发新一代 AI智能传感器也十分关键;车规量产的传感器不仅处于自动驾驶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上  游,而且具有极强的产业带动与辐射能力,是兵家必争之地。

面向自动驾驶的高动态摄像头,其光路设计、镜头与滤镜的设计也需要高度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解决方案,既有纯视觉,也有视觉主导与激光雷达主导等  多种主流技术路线的选择;多种传感器的融合才是实现自动驾驶的最佳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多模态融合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研发数据驱动的新一代彩色激光雷达传感器模组,可避免摄像头与激光雷达各自存在的缺陷;AI智能传  感器可直接输出感知结果,大大降低对传输带宽与可靠性的要求。

 

OPC(中国)基金会首席代表张誉

 

OPC基金会作为国际化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95年)专注在自动化领域 & IT领域,也是国内通用标准协议,OPC UA是国际标准IEC 62541,中国国家标准GB/T 33863。OPC技术发明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这些信息在不同的平台间实现畅通无阻的交换,让平台之间实现零成本零耗时的无缝对接。

OPC UA:实现安全、标准化数据和接口的工业框架,它有很强的互操作性、数据建模、安全性等优点。关键信息模型的价值作用到底是什么?张誉在介绍中也提到在车联网领域里,它可以帮助设备实现即插即用,例如,在电脑刚出来的时候,电脑上面有很多种不同的接口,连接打印机的,连接显示器的,连接鼠标、键盘的都是ps口,还分ps1、ps2,种种不同的接口导致电脑对资源的占用是非常大的,而且所有设备在跟电脑连接之后都要先装驱动,装完驱动之后对它进行配置,配置完之后才可以进行使用,非常繁琐。有了usb之后,一切变得非常简单,即插即用,热插拔,支持很多功能,你不再需要浪费时间,而且一切都变得傻瓜式,非常简单。可以简单来讲,信息模型功能就是让所有设备变成傻瓜式的智能设备,让这些设备在所需要应用领域里实现快速的即插即用。

同时,张誉也在介绍中分享了OPCUA在世界影响力。目前OPCUA已经是中国、德国、新加坡和韩国的国家标准,同时又是美国和日本工业里面首推标准,在美国IIC工业互联网官方组织,就在美国构建三个test bed,用来描述OPCUA对美国工业的重要性,分别是OPCUA+TSN和OPCUA+ AutomationML的结合,以及Brownfield,Brownfield就是新旧世界对接,在升级改造过程当中,OPCUA能起到的重要性。

 

百度智能交通业务拓展部 停车行业高级解决方案经理 李庆

 

截至2021年,已经实施道路停车智能化改造的城市(含区县)数量为283个(占全国2300个县市级城市的12.3%),全国87%的市场空白。已经建设智能化的城市中地级城市占51%,县及城市占49%。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0%以上,保守预测涉及新建或改造的城市数将达到350+个。百度作为拥有全球领先的图像视觉分析技术、国际领先的AI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互联网车位导航+城市级停车建设运营为一体,智能网联、智慧交管等全栈交通业务,赋能城市路内外一体化的企业。李庆在介绍中分享了,针对城市停车难点痛点介绍了百度智慧停车:全场景前端感知+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百度地图解决方案。

最后,案例分享普洱-国内首个政企协同智慧停车项目,2020年1月“畅行普洱”上线,通过科学的管理与规划,规范地区静态交通建设,推动静态交通健康发展。百度普洱运营团队开展线上、线下的推广宣传及引导,停车月均缴费率达84%以上,泊位周转率400%-500%/天,不规范停车及违法停车现象由30%下降至0.3%。

              

百度智能云河南服务中心腾佑科技 解决方案工程师班海旭

 

如何推进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行,不断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在车路协同方面如何来理解呢?班海旭工程师在介绍中提到需要关注的就是三个问题,第一个,AI能力的构建问题,咱们怎么来训练一个AI模型,构建完了之后怎么来应用这个AI模型,可以部署到GPU服务器也可以部署到边缘计算端上,怎么管理?AI模型有了,但是怎么进行生命周期管理,怎么对这个模型进行一个迭代呢?往下会有一个具体的介绍。

目前来说AI中台是智能化升级中必备的基础设施,它也会遇到一些痛点和难点问题,首先一个是成本来说,就是模型比较分散,费用比较难。另外开发效率也不太高,人才也是比较稀缺的。针对这两大痛点问题,我们对模型进行一个统一管理和发布,无论是通过飞桨框架训练出来模型也好,或者通过Tensorflow、PyTorch这种第三方的学习框架训练出来的模型,我们都可以进行模型管理、统一发布、进行迭代,发布到公有云环境、私有云环境以及设备端上,这个都是可以的。另外,我们可以发布成标准风格的Restful API接口,这些接口可以对上层业务进行直接调用,无论是票据识别、文档识别、便民服务、安防监控,这些领域都可以很方便的用这些接口。

 

德国穆尔电子技术部经理朱奕

 

穆尔电子总部位于德国南部的Oppenweiler在1975年,由 Franz Hafner创立,全球员工数超 3,000 人,超过50 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5 座生产中心,超过1百万件的产品库存。朱经理在介绍中提到,随着工业物联网的不断发展,设备也在不断的增加。在工业4.0技术的不断推动下,设备商和最终用户逐渐意识到工业物联网在成本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中有巨大的潜力。为了收集现场设备中大量的数据,设备工程师需要在现场连接上千甚至上万个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在这样的背景下,IO-LINK通讯为现场的安装布线和连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IO-LINK数字化转型也被大量的提及。在设备现场和云端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桥梁来为整个系统保驾护航。穆尔电子的IO-LINK主站模块,大量收发现场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信号,同时也实时将设备现场的状态通过工业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网关或者云端进行数据交换。同时穆尔也提出了有效数据的概念,在未来云端服务器的负载将会到达极限,在这样的情况下穆尔电子主站模块的有效数据采集和通讯就变得更为高效。IO-LINK是目前最流行的工业通讯技术,可以帮助底层设备快速实现低成本的联网,为整个工业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底层基石和可靠的数据。所以两者越来越密不可分。

最后,朱经理也分享一下汽车行业应用案例。

在输送线上的,是整个汽车的输送线,它有很多负载、很多电机,很多安全按钮、光栅,还有急停各种各样的零部件,这个上面也用到了一些产品解决方案,就是基于插拔式连接,把这些安全的系统跟普通系统连接到上位机去,很快的做像24V的IP6系统模块,很轻松的就可以连接到现场,持续保障整个现场的供电、通讯、网络,使之达到一个可靠的级别。这是安全模块。

我记得这应该是某汽车现场,照片不能拍太多,简单给大家看一下,这是某汽车输送线,输送线很长,上面有很多光栅,刚才看到那个拓扑结构图里面也是,要把所有的光栅去连接起来,所有安全系统、所有IO系统全部连接起来,穆尔电子就是做这类应用的解决方案。

 

 

来自德国海德堡三位专家迈克尔·克罗格、沃尔夫冈·科瓦尓斯基、费洛里安.乌尔里希,通过视频的形式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海德堡在智能汽车中的印刷电子技术应用&数据采集的突破性技术&电池监测系统。

通过视频了解到,海德堡印刷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继承了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的传统,是在全球印刷行业拥有175年领导地位。海德堡是全球单张纸胶印机市场领先者,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约40%,员工为1000多名。此外,海德堡是一家工程和自动化企业。自1980年以来,亲自设计和制造印刷机中的所有动力和控制电子装置。员工当中的软件和电气工程师比机械工程师还要多。基于工程、电子设计及制造能力,海德堡已经发展成为德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家用充电站供应商之一。印刷电子业务结合了海德堡在印刷和电子制造方面的专长。因此,有能力大规模地生产印刷型电子、印刷型传感器。

海德堡在电子制造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还使用海德堡自己的印刷机进行高效的生产。海德堡的电子制造技术,重新升级逐卷印刷机,用于印刷电子电路和传感器。这为标签印刷机提供了灵活性:可以使用柔性版印刷和凹版印刷进行细线印刷。采用螺旋丝网印刷技术来打印较厚的结构,典型的分辨率为100微米线宽和100微米线距。对于多传感器设备,可以采用旋转印刷技术进行电路的印刷,并采用数字喷墨技术进行传感器材料的沉积。生产效率从每分钟几米到每分钟20米作为目标生产力。在材料供应商的支持下,目标是达到每分钟100米的生产速度。如今,印刷机已经达到这个目标。

与传统电子产品相比,印刷电子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消耗的能源和材料较少。与传统的蚀刻工艺相比,在工艺中不使用辅助且通常有毒的工艺化学品。由于机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我们可以采用多达7台在线印刷机串联,因此所有的电子元件都在单个印刷过程中印刷在胶片上。如今,在德国制造的产品具有最高的质量和产量,价格也具有竞争力。

费洛里安.乌尔里希博士在介绍中提到电池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传感胶片、数据读取设备以及专用软件。首先是传感胶片。它实际上是如何工作的?原理很简单,传感器矩阵的两侧由带有印刷型导电线组成,每一面的导电线都相互平行,并与另一面的线垂直,形成一个网格。在线条的交叉点上,印有一种叫做“力敏电阻”的特殊材料,因此这种材料的电阻会随着压力而变化。然后,当您通过行和列进行多路复用时,就可以实现压力的空间分辨率测量。

BaMoS的  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数据读取设备。这也是我们的主要成就之一。虽然仅扫描无源矩阵的行和列似乎非常简单,但事实上,要获得高质量和可靠的数据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一个问题是由泄漏电流引起的所谓“重影”或“串扰”。在我们的电子装置中,这个问题通过一个特殊的结构得以消除。此外,该电子装置有几个与汽车工业特别相关的通信接口。

BaMoS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软件,即Sensor Matrix LAB。Sensor Matrix LAB是一个专用程序,用于对来自无源矩阵的数据进行图形化、校准和分析。

官方微信
010-8280 0621
返回顶部